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 敬姜说织

    类别: 浏览数: 143

    摘要:春秋时,鲁国大夫公父文伯之母敬姜,生活优裕仍坚持日缉麻线,并以古人之制和不可好逸恶劳的道理教育文伯。后因用为咏母仪勤劳品格高尚之典。也以“敬姜犹绩”为富贵而不忘根本的典实。

  • 十月收柑桔,十一月修桑枝

    类别: 浏览数: 120

  • 人怕痨,桑怕蟥

    类别: 浏览数: 117

    摘要:这句谚语是说桑树的病虫害“桑蟥”给桑树造成的伤害很重,就像古时候人得了痨病一样严重。

  • 春蚕半年粮

    类别: 浏览数: 116

  • 丝绸之路

    类别: 浏览数: 192

    摘要:最早提出“丝绸之路”这个词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将“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称为“丝绸之路”,并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2014年6月22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此外,人们又将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海上航线称作“海上丝绸之路”。

  • 物勒工名

    类别: 浏览数: 179

    摘要: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

  • 蚕月条桑

    类别: 浏览数: 177

  • 男耕女织

    类别: 浏览数: 123

    摘要:中国古代长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女的纺织,男的耕种,从而获得衣食。

  • 躬桑亲蚕

    类别: 浏览数: 46

    摘要:与皇帝亲耕相仿,“躬桑亲蚕”指的是帝之后妃亲自采桑养蚕,以劝导民间重视蚕桑。

  • 帛以送死

    类别: 浏览数: 50

    摘要:古人事死如生,“布以养生,帛以送死”,以麻布。

  • 神树扶桑

    类别: 浏览数: 52

    摘要:神树扶桑的传说。

  • 桑林祷雨

    类别: 浏览数: 48

  • 蚕马传说

    类别: 浏览数: 55

    摘要:传说上古时,有一个男人被掠走了,家里只剩下妻女和一匹马,万般无奈之下,母亲说:“如果有人能把我的丈夫救出来,就把女儿嫁给他。”马听到这番话后,飞奔而去,几天以后,父亲骑着马回来了。母亲将原委细细道来,父亲不同意,马咆哮起来,于是父亲把马杀死,将马匹放在庭院里。马皮忽然卷起女孩飞走了,落在一棵桑树上,女孩化为了蚕,马皮变成了茧。

  • 蚕桑丝帛

    类别: 浏览数: 66

    摘要:蚕桑在甲骨文中已有记载。丝帛出自《周礼·天官·染人》:“染人掌染丝帛。”孙诒让正义:“未织者为丝,已织者为帛。”

  • 嫘祖始蚕

    类别: 浏览数: 63

    摘要:嫘祖,又名累祖。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

  • 衣冠禽兽

    类别: 浏览数: 57

    摘要:衣冠禽兽原义夸奖官员地位显赫,非常有能力。尤其明清两代,以禽兽形象制作补服彰显文武官员品级,但到了明中后期,因为官员腐败而被一语双关改为贬义。

  • 冕服十二章

    类别: 浏览数: 58

    摘要:冕服,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凡吉礼皆戴冕,而服饰随事而异。十二章,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

  • 湅丝湅帛

    类别: 浏览数: 62

  • 绫罗绸缎

    类别: 浏览数: 60

    摘要:绫,薄光能透过使其有光泽;罗,轻盈;绸,柔软质地均匀细腻;缎,纹络清晰编织精美。绫罗绸缎泛指各种精美的丝织品。

290条 < 1 2 3 4 5 6 7 8 9 10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