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 蚕开门

    类别: 浏览数: 231

  • 望山头

    类别: 浏览数: 224

  • 暖种

    类别: 浏览数: 46

    摘要:暖种也叫孵种,指的是旧时蚕娘于清明节前,身穿棉袄,将蚕种焐在胸口,靠体温使之孵化的过程。

  • 坐蚕花床

    类别: 浏览数: 227

    摘要:蚕乡婚礼的坐床仪式上特以蚕花装点床帐,特称“坐蚕花床”。

  • 竖蚕花竹

    类别: 浏览数: 239

    摘要:旧时蚕乡婚礼的吉祥物。

  • 新塍水会

    类别: 浏览数: 44

    摘要:浙江嘉兴新塍镇的水上民俗,演出农桑习武诸事,游人如织。

  • 淄院陡门水会

    类别: 浏览数: 44

    摘要:嘉兴地方的蚕花水会,是水上举行社会性的民俗活动。

  • 蚕花水会

    类别: 浏览数: 54

  • 洗蚕花手

    类别: 浏览数: 41

    摘要:乌镇、慈溪北乡等蚕乡蚕妇在清明蚕花庙会烧香之后,就近于清澈的河池之中洗手,叫做“洗蚕花手”,认为这样,养起蚕来就特别顺手,蚕也会无病无灾。

  • 嫘祖“教民养蚕”

    类别: 浏览数: 66

  • 伏羲化蚕

    类别: 浏览数: 56

  • 做茧圆吃蚕花包子

    类别: 浏览数: 52

  • 祀蚕神

    类别: 浏览数: 47

  • 盘蚕花

    类别: 浏览数: 45

    摘要:海宁丧葬习俗。死者入硷前,亲属绕遗体三圈,口中念念有词,称盘蚕花。

  • 讨蚕花

    类别: 浏览数: 45

    摘要:蚕花挨子即丝绵胎,是海宁旧时丧葬习俗。死者入硷时,亲属按长幼亲疏,依次每两人用手扯一张薄薄的丝绵,盖在死者身上,越厚越体面,有保护死者遗体之意,也含有请死者保佑后辈生活安康、蚕花丰收的祈求。桐乡称此种习俗为“讨蚕花”,扯丝绵时亲属唱“讨蚕花”民歌。

  • 扯蚕花挨子

    类别: 浏览数: 33

  • 送桑树陪嫁

    类别: 浏览数: 30

    摘要:许多地区在女儿出嫁时用两棵小桑树和一枝万年青陪嫁,还用蚕火(蚕室照明用的灯架子)、发篓(采桑用的小竹篓)等蚕桑用具作为嫁妆。

  • 撒蚕花铜钿

    类别: 浏览数: 444

    摘要:桐乡百桃乡一带新娘进男家门时,喜娘要向四周撤一些钱币,供众人拾取,称为“撒蚕花铜钿”,同时唱民歌《撤蚕花》,最后三句是“今年要交蚕花运,蚕花茂盛廿四分,茧子堆来碰屋顶”。我国自古婚庆即有“撤帐”习俗,用枣子、花生等撤于新房内,寓“早生贵子”。撒蚕花当为撒帐习俗的衍变,带有蚕乡地区特色。

  • 讨蚕花蜡烛

    类别: 浏览数: 47

    摘要:青年男女新婚时,女家邻居送一些白米,后向女家讨蚕花蜡烛,女家将事先男家送来的蜡烛分送邻居,或允许邻居动手“抢”,这些邻居得到蜡烛后回家点燃,认为是一种祥瑞,可保蚕花兴旺。

  • 点蚕花灯

    类别: 浏览数: 38

53条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