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 明《女像轴》:天华锦纹

    类别: 浏览数: 46

    文物馆藏(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摘要:明代肖像画发展达到历史的高峰,为帝王、达官贵人、士人与僧侣“传神写照”的肖像图轴大量传世,表现细致入微,风格写实,包括人物服饰及其坐具也力求写真,为今天留下大量图像资料。此图中贵妇坐在带椅披的圈椅上,身着大红色云蟒暗花圆领袍,补子为鹭鸶纹,腰围玉带。纹样取自椅披,为青绿色地上作几何纹样,由八角形和正方形密集排列构成骨架,并填入朵花和卍字纹,规矩的结构类似天华锦。配色雅洁,风格严谨,应为当时织物纹样的如实写照。【杨新.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明清肖像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 清无款识水陆画:菱格瑞花

    类别: 浏览数: 45

    文物馆藏(位置):湖南地区保存的清代水陆画

    摘要:此图为长江中游之湖南地区保存的清代水陆画,纸本彩绘。所选纹样位于人物的坐垫上,以白色为地,黄色菱格为骨架,内填圆角菱形小花。圆角菱形为褐色,小花为红底粉色,花瓣呈放射状。纹样四方连续,满地排列,规整中又显活泼。坐垫四周有边饰,饰“寿”字与花叶纹样,二方连续。【张同标,胡彬彬,蒋新杰.长江中游水陆画.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

  • 清《阿底峡像》:牡丹纹

    类别: 浏览数: 45

    文物馆藏(位置):私人收藏

    摘要:这幅唐卡是 19 世纪作品,在棉布上用矿物胶彩描绘了盘腿坐在莲花宝座上的阿底峡。阿底峡(982—1054)为古印度僧人,也是藏传佛教噶当派祖师。唐卡中的阿底峡身着僧衣,头戴僧帽,双手当胸结就法印,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中央,身后有圆形宝光。纹样选自阿底峡所坐宝座上的椅披,以大红色为底,金色描绘,主题似为牡丹花卉,花瓣、花蕊刻画精细,叶子经过简化处理,四方连续,清地排列,几何纹样散点分布其中。【袁宣萍主编《中国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图像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2018年第3次印刷。本页文物图为北京首都博物馆“莲花世界——唐卡艺术展”现场拍摄。】

  • 清《琵琶有情闺门画》:折枝菊花

    类别: 浏览数: 45

    文物馆藏(位置):上海历史博物馆藏

    摘要:此图为清末上海小校场彩色套印年画。此为传统戏曲《琵琶有情》中一场景。一女怀抱琵琶弹唱,一女手抱宠物狗站立,一女坐在椅子上,三位儿童环绕其间。纹样选自抱狗站立的女子上衣,为清代流行的清地大折枝菊花纹样,蓝绿色为地,褐色描绘菊花,单色绘制,并经过简化处理。【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

  •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团窠对鹅

    类别: 浏览数: 46

    文物馆藏(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摘要:《韩熙载夜宴图》为古代著名人物画,传为南唐画家顾闳中所作,描绘的是南唐巨宦韩熙载夜宴行乐的场景。全卷以韩熙载为中心,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及“宴散”五段。各段独立成章,又能连成整体。其中第一段绘韩熙载和宾客们宴饮、听教坊副使李家明的妹妹弹琵琶。第二段绘韩熙载亲自击鼓。第三段绘客人散后,主人和侍女休息盥洗。第四段绘韩熙载更衣乘凉,听女伎奏管乐。第五段绘一部分亲近客人和女伎调笑。纹样选自长卷第三段“休息”中挥扇侍女的长袍。袍的后背排列三个团窠对鹅纹样。两鹅相对,羽翼展开作扑腾状。婉转的白色线条绕成花纹,填充两鹅之间的空隙,形成团窠对鹅的构图。豆绿色地,白色纹样以黑色勾边,雅致优美。【袁宣萍主编《中国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图像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图: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宋画全集(第1卷第1册).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 山西永安寺壁画奎娄胃昴毕觜参星君:云雷纹

    类别: 浏览数: 46

    文物馆藏(位置):山西省浑源县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壁画

    摘要:永安寺位于浑源县城东北隅,其中传法正宗殿内绘有十大明王像和 864 身含佛、儒、道三教人物的水陆画。其中“奎娄胃昴毕觜参星君”绘于东壁,为道教二十八宿之西方七宿,即四象之一的“白虎”。纹样选自这组神祇其中一位的手巾,红色地上用金色呈现云雷纹样,纹样单元为一大一小相间排列,四方连续,类似于青铜器上的雷纹与云纹。【金维诺.中国寺观壁画典藏——山西浑源永安寺壁画.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文物图为浑源永安寺壁画现场拍摄。】

  • 清《福禄寿喜图》:云纹瑞花

    类别: 浏览数: 47

    文物馆藏(位置):私人收藏

    摘要:此图即前述四川绵竹年画《福禄寿喜图》,纹样位于图中一位黑衣儿童所穿的裤子,为粉色地上浅粉色显花。纹样以盛开的花卉正面为中心,外环一圈卷曲的“云纹”,构成不太明显的龟背骨架,十分优雅。纹样四方连续,满地排列。【胡光葵.中国传统绵竹年画精选.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2.】

  • 元程棨《耕织图》·喂蚕

    类别: 浏览数: 47

    文物馆藏(位置):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摘要:  程棨,安徽休宁人,字仪甫,号随斋,元代画家。生平事迹不详。该图(耕织图)为水墨设色卷轴画,耕图21幅,织图24幅。采用楼璹《耕织图》的整体布局与内容,但并不是照图临摹,而是将每图的重点之处,如人物、农具、牲畜等加以突出,删减了起衬托作用的风景,使主题更加一目了然。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程棨《耕织图》被劫,辗转易主,流落美国,现存于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The painting on farming and weaving painted by Cheng Qi in Yuan Dynasty.It is the water ink scroll.There are 21paintings on farming and 24 paintings on weaving.This painting uses the overall layout and content of the Painting on Farming and Weaving made by Lou Shu,but it is not the simple simulation,it projects the keypoints of eatch painting,such as the figures and the agricultural tools.It deleted the scene which only set off and made the topic of the painting more clear.In the Second Opium War in 1860,the Old Summer Palace was ruined by the British and French troops,and the Painting on Farming and Weaving drawn by Cheng Qi was robbed.It was finally founded in the USA,now it is collected in Freer Gallery Art of Washington.Cheng Qi came from Xiuning of Anhui,he had the style of Yifu and the alias of Suizhai.He was a painter in Yuan Dynasty and we don't know other things about him. 喂蚕 Feeding
    (王红谊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上册,红旗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P078,P091)

  • 宋《阿弥陀净土图》:团花牡丹

    类别: 浏览数: 48

    文物馆藏(位置):日本知恩院藏

    摘要:此图为日本知恩院收藏的宋代绘画《阿弥陀净土图》,纹样取自画面中心阿弥陀佛所穿的袈裟。底色为朱红色,团花纹样由上下两部分旋转对称的牡丹纹组成,牡丹的一侧衬一副花,皆为较淡的肉桂红。纹样以散点形式相间排列,四方连续,清地布局。这种旋转对称的团花纹样也见于宋代出土文物。【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 . 宋画全集(第 7 卷第 2 册).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 明五湖百川诸龙神等众:团窠瑞花

    类别: 浏览数: 48

    文物馆藏(位置):山西省博物馆藏,宝宁寺水陆画

    摘要:山西宝宁寺明代水陆画共 136 轴,画中汇集佛、道、儒三教中佛、神、人、鬼等众共九百余身,服饰资料极为丰富。此纹样选自“五湖百川诸龙神等众”一轴中“伞盖”部分垂下的织物。该纹样以六角星纹为底纹,主花为团花纹样,团窠内填以同心圆为中心的花卉纹样。色彩为红黄两色,风格简洁素雅。纹样四方连续,满地排列。【山西省博物馆.宝宁寺明代水陆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 五代《东丹王出行图》:簇六毬路

    类别: 浏览数: 48

    文物馆藏(位置):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摘要:《东丹王出行图》又名《番骑图》,传为李赞华(?—936)所作。李赞华,本名耶律培,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契丹灭渤海国后被册封为东丹王。阿保机死后,其次子耶律德光继位,耶律培受到监视,因恐遇不测而投奔后唐,后唐明宗赐姓李,更名赞华。此卷是李赞华的一幅人物画精品,共绘六位骑在马上的胡人,他们神情忧郁,但各具姿态,衣冠、服饰、佩戴亦各不相同。画风细腻,设色华丽。纹样选自左起第四位骑马者锦袍。锦袍以大红为地,簇六毬路纹底上作大团窠纹样。此为作为底纹的簇六毬路纹,六个圆环环相交组成骨架,内填同心圆和六个等距联珠,是毬路纹的一种。纹样风格严谨典雅,后世宋锦纹样与之一脉相承。【袁宣萍主编《中国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图像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图: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宋画全集(第6卷第1册).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 北京法海寺大雄宝殿壁画大地神女:菱格云纹

    类别: 浏览数: 49

    文物馆藏(位置):北京法海寺大雄宝殿壁画

    摘要:北京法海寺大雄宝殿内保存有精美绝伦的明代壁画,壁画人物众多,服饰华贵,具有皇家气派。此纹样选自壁画中“大地神女”所穿的袍服。大地神女,即“坚牢地天”,又称“坚牢地神”“持地神”等,是一位主管大地和万物生长的印度女神,佛教视其为保护土地、滋养植物的天神。纹样单元由四个如意云纹组成一个菱形,简洁中有变化;四方连续,清地排列。色彩明度低,以土黄色为地,云纹为深褐色。【袁宣萍主编《中国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图像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文物图为法海寺壁画复制品现场翻拍。】

  • 元程棨《耕织图》·大起

    类别: 浏览数: 51

    文物馆藏(位置):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摘要:  程棨,安徽休宁人,字仪甫,号随斋,元代画家。生平事迹不详。该图(耕织图)为水墨设色卷轴画,耕图21幅,织图24幅。采用楼璹《耕织图》的整体布局与内容,但并不是照图临摹,而是将每图的重点之处,如人物、农具、牲畜等加以突出,删减了起衬托作用的风景,使主题更加一目了然。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程棨《耕织图》被劫,辗转易主,流落美国,现存于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The painting on farming and weaving painted by Cheng Qi in Yuan Dynasty.It is the water ink scroll.There are 21paintings on farming and 24 paintings on weaving.This painting uses the overall layout and content of the Painting on Farming and Weaving made by Lou Shu,but it is not the simple simulation,it projects the keypoints of eatch painting,such as the figures and the agricultural tools.It deleted the scene which only set off and made the topic of the painting more clear.In the Second Opium War in 1860,the Old Summer Palace was ruined by the British and French troops,and the Painting on Farming and Weaving drawn by Cheng Qi was robbed.It was finally founded in the USA,now it is collected in Freer Gallery Art of Washington.Cheng Qi came from Xiuning of Anhui,he had the style of Yifu and the alias of Suizhai.He was a painter in Yuan Dynasty and we don't know other things about him. 大起 Removing tiny silkworms
    (王红谊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上册,红旗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P078,P094)

  • 采桑丝帛画像砖·晾衣图

    类别: 浏览数: 49

    文物馆藏(位置):高台县博物馆藏(747)

    摘要:  两汉、魏晋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宗教的传播等,河西走廊一带极其推崇厚葬。[1] 自 1944 年发现第一座壁画墓开始,河西地区陆陆续续发现了不少壁画墓,主要集中在敦煌、瓜州、嘉峪关、高台、民乐、永昌等地,分布于东起武威西至敦煌的广大区域内。[2] 高台县境内截至 2008 年共发现魏晋时期的壁画墓 16 座,大部分集中在骆驼城古城墓群和许三湾古城遗 址墓群。嘉峪关截至 2008 年发现的壁画墓共有 9 座,主要分布在新城墓群。[3] 壁画绘于照墙及墓室墓壁上,在墓壁砌成后绘画。内容大多取自社会现实生活,题材有农桑、牲畜、酿造、出行、宴乐、狩猎、庖厨、兵屯、穹庐、建筑装饰、生活用具等,通俗易懂。其中更是出土了很多丝绸内容的画像砖。这说明当时采桑养蚕、纺纱制丝等工艺已随着河西的进一步开发,被人们普遍掌握。 由于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历史史籍记载较少,壁画墓成为认识这一时期河西地区社会生活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丰富的蚕桑丝织生活场景说明当时的河西不仅仅是中西丝绸贸易的运输地,也是丝绸的生产地。 此组画像砖图像写实,从采桑养蚕、缫丝织布、与服饰相关的日常生活场景方面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蚕桑丝织的兴盛以及丝绸之路在传播与交流蚕桑丝织文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四砖绘制一长方形晾衣架,上方玄色漆架上晾有长袍等四件衣物,摆放随意。衣架底部似为箱形座,以墨线勾勒出菱形图案,饰以朱色、灰色、白色几何形纹样。砖面两边绘红黑粗线条。陆芳芳)
    [1] 李金梅,2012,第 128 页。
    [2] 郭永利,2008,第 1 页。
    [3] 郭永利,2008,第 4 页。
    [4] 郭永利,2007,第 60—67 页。
    (《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

  • 唐《伏羲女娲图》:联珠团花

    类别: 浏览数: 49

    文物馆藏(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摘要:此图1967 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图中伏羲、女娲人首蛇身,蛇身作相交状。两人以手搭肩相依,一人执规,一人执矩,均身着狭袖对襟襦裙。纹样选自女娲伏羲所穿上襦,为联珠团花纹样,以赭石色为底,黄色圆点为中心作简易团花,外围环绕一圈白色联珠纹。纹样四方连续,满地排列。
    【袁宣萍主编《中国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图像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
    【图: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中国绘画全集(第1):战国—唐》,(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 北京法海寺大雄宝殿壁画普贤菩萨:重莲团花

    类别: 浏览数: 50

    文物馆藏(位置):北京法海寺大雄宝殿壁画

    摘要:北京法海寺大雄宝殿内保存有精美绝伦的明代壁画,壁画人物众多,服饰华贵,具有皇家气派。此纹样选自大雄宝殿内本尊塑像龛背的普贤菩萨所穿围腰,为椭圆形的团花纹样,色彩以蓝色为底,淡黄色线描表现,对莲花的花瓣、叶子做了简化处理,上下两朵莲花呈旋转对称,组成一略呈椭圆形的团花。纹样四方连续,清地排列。【袁宣萍主编《中国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图像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文物图为法海寺壁画复制品现场翻拍。】

  • 明善恶二部牛头阿榜诸官众:龟背团窠

    类别: 浏览数: 50

    文物馆藏(位置):山西省博物馆藏,宝宁寺水陆画

    摘要:此纹样选自宝宁寺明代水陆画中“善恶二部牛头阿榜诸官众”画面下方女性所着的长裙。该纹样由底纹和主纹两个基本单元组成,底纹为龟背纹内填同心圆,将龟背相间排列形成的三角形空隙填以蓝色,构成六角星纹。主纹为团窠,中间填以联珠小花纹样。纹样色彩为粉红色、蓝色和暗红色,格调清新,风格典雅,在佛教水陆画纹样中比较少见。【山西省博物馆.宝宁寺明代水陆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 元钱选《梨花图》:曲水地穿枝海棠纹绫

    类别: 浏览数: 50

    文物馆藏(位置):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藏品编号:1977.79)

    摘要:《梨花图》卷为元代书画作品,织物纹样取自手卷隔水部位。纹样以穿枝花的主茎为骨架,一排点缀海棠纹,一排点缀八瓣朵花纹,填饰在曲水地纹上。主题纹样造型较小,穿枝花主茎为单线条状,与曲水地纹“卍”字线条粗细相近,图案层次感不强。(顾春华著《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装裱锦绫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 清《人物故事图》:莲花如意团凤纹绫

    类别: 浏览数: 49

    文物馆藏(位置):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藏品编号:13.220.2)

    摘要:《人物故事图》卷为清代书画作品,织物纹样取自手卷副隔水部位,天头纹样与此副隔水纹样相同,色彩及织物使用方向不同。绫织物中以团凤为主题纹样的图案远不如以飞凤为主题纹样的图案数量丰富。该纹样中盘曲的凤体作为适合纹样填饰在圆形架构内, 圆形中心为凤头,尾羽与凤翅以凤头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填饰在圆形边缘,凤足细长如鹤。团凤上方与下方为莲花纹,周围填饰如意云纹。团凤表现较为图案化,与龙纹为主题的图案“盘长如意团龙纹绫”的构图及纹样表现形式较相似。(顾春华著《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装裱锦绫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 山西永安寺壁画往古比丘众:云纹几何

    类别: 浏览数: 50

    文物馆藏(位置):山西省浑源县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壁画

    摘要:永安寺位于浑源县城东北隅,留存的元代建筑传法正宗殿内绘有明代十大明王像和 864 身含佛、儒、道三教人物的水陆画。此纹样选自“往古比丘众”中一比丘所穿袈裟,纹样由菱形对分形成的三角形为骨架,骨架线为白色圆点组成,三角形内填不规则形云气纹,有一种将云纹打散重构的意味。纹样由红、蓝、绿三色组成,结构严谨,图案灵活变化,具有较高的审美效果,在明清宗教及世俗纹样中并不多见。【金维诺.中国寺观壁画典藏——山西浑源永安寺壁画.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文物图为浑源永安寺壁画现场拍摄。】

260条 < 1 2 3 4 5 6 7 8 9 10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