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 清《贡嘎宁布》:珠地团窠

    类别: 浏览数: 37

    文物馆藏(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摘要:此为西藏 18 世纪的唐卡绘本,清宫旧藏,绘贡嘎宁布持花而坐。贡嘎宁布(1092—1158)是藏传佛教萨迦派创始人贡却结布之子,吸收多种显密教法之长,形成一套完整的“道果教授法”,被尊为萨迦之祖。纹样选自他身上所披的袈裟,宝蓝地,用金色描绘纹样。纹样以遍布的珠点为底纹,主题纹样为从内到外一圈圈联珠构成的团窠,构成既统一又有变化的纹样,层次分明,节奏明快。联珠团窠曾是唐代经典丝绸纹样,但常在联珠圈内点缀动物。本纹样的团窠由联珠本身构成,团窠中心即为一颗圆珠,从内到外由不同的联珠层层递进,富有层次和变化。【王家鹏.故宫唐卡图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 清《松赞干布》:云纹

    类别: 浏览数: 39

    文物馆藏(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摘要:此为 18 世纪西藏绘唐卡,清宫旧藏。松赞干布(617—650)为吐蕃第三十三代藏王,即赞普位,统一吐蕃,被尊为观世音菩萨化身之法王。这幅《松赞干布》像,人物手持花朵坐于椅上,纹样取自他身上的袍服。色彩是典型的红金组合,在红色地上,用金色勾勒云气纹样,这是一种流畅的圆涡形线条组成的图案,有时作为主题纹样的底纹,有时也单独出现,寓意吉祥。双旋的云头有“如意”形和“S”形两种形态。两个云头对接,形成了一个两头向内弯曲的“如意形”结构;两个云头反接,则形成一个优美的倒“S”形。纹样满地铺排,形成卷曲盘旋、生生不息的动态效果。【王家鹏.故宫唐卡图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 清《狮吼观世音菩萨》:花卉纹

    类别: 浏览数: 56

    文物馆藏(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摘要:这幅图是 18 世纪西藏唐卡,清宫旧藏,描绘的是狮吼观世音菩萨像。菩萨骑坐在白狮上,纹样取自他身上所穿的裙裳。纹样以红色为地,金色描绘,纹样单元是外轮廓为菱形的花卉,花卉的中心是一个硕大的圆点,周围散绘花瓣和枝叶。这些纹样单元相间排列,四方连续,类似于元代丝绸纹样中的搭子,具有严谨、规整之美。【王家鹏.故宫唐卡图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 清《秘密佛——密集世自在》:如意花窠

    类别: 浏览数: 63

    文物馆藏(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摘要:此唐卡描绘秘密佛——密集世自在。图中密集世自在红色身,三面六臂,手中各持法器,上身饰璎珞,围披帛,下身着裙裳,全跏趺坐,下承红色莲花座。纹样取自密集世自在所穿裙裳,以不同的两种如意形花窠为单元,相间排列,清地布局。如意花窠内为装饰性花卉。纹样红黄配色,花地分明,具有鲜明的西藏装饰风格。【王家鹏.故宫唐卡图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 清《无量寿佛》:缠枝莲花

    类别: 浏览数: 42

    文物馆藏(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摘要:此唐卡绘无量寿佛。图中人物通身红色,头戴金冠,身饰璎珞,双手结法界定印,托金瓶,结跏趺坐,下承五色莲台。莲台下是供桌,上铺花色锦毯,四周有镶边。纹样取自锦毯的主体部分,为缠枝莲花纹样,莲花作装饰性变形,缠枝则与云纹结合,两者组合在一起似云似叶,端庄优美。纹样以红色为地,金黄色呈现花纹;四方连续,满地排列。【王家鹏.故宫唐卡图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 清《释迦牟尼佛》:云纹菊花

    类别: 浏览数: 43

    文物馆藏(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摘要:此唐卡绘释迦牟尼佛居中坐莲花台上,右手触地,现降魔成道相,头后有绿色月轮,身倚六拏具背光。纹样位于世尊所着袈裟,橘红色为地,金黄色呈现花样。纹样主题为类似菊花的折技花卉,三朵花头并在一起并有茎叶支撑,形同伞盖。花卉相间排列,空余地上满铺 C 形云纹。同类纹样在汉地少见,具有鲜明的西藏装饰风格。【王家鹏.故宫唐卡图典.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

  • 明《姚广孝像轴》缠枝莲花

    类别: 浏览数: 146

    文物馆藏(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摘要:姚广孝(1335—1418),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协助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此图画姚广孝身披袈裟,手持麈尾,盘膝坐于椅上。纹样取自人物座椅的椅披缘边,为缠枝莲花,二方连续,装饰在椅披的四周边缘上。其中长度方向上下对称,宽度方向左右对称,四角为深蓝色莲花纹,角与角之间则安排浅蓝色莲花纹。整体布局和谐优美,与地毯内芯纹样风格呼应。【杨新.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明清肖像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 明《姚广孝像轴》团窠莲花

    类别: 浏览数: 61

    文物馆藏(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摘要:姚广孝(1335—1418),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协助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画中姚广孝身披袈裟,手持麈尾,盘膝坐于椅上。纹样取自他身后的椅披。底纹为龟背骨架内填六瓣小花,在此底纹上再排列团窠莲花。纹样色彩鲜艳,层次丰富,风格华丽,装饰感强。【杨新.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明清肖像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 唐张萱《捣练图》(宋摹本)

    类别: 浏览数: 59

    文物馆藏(位置):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摘要:  张萱,生卒年不详,京兆(今西安)人。对人物画特别是风俗画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该图设色绢本,图中描绘了唐代妇女捣练、络线。烫平、缝制等操作情景。现存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为宋代摹本。
      The painting on Spinning made by Zhang Xuan of Tang Dynasty.It descibes the scene of the womenin Tang Dynastyof spinning,spooling,ironing out and sewing.We don't know the accurate years of birth and death of Zhang Xuan.He came from Xi'an and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painting on characters,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inting of customs.Now the painting is collected in Boston Art Gallery of USA,it is the simulated version of Song Dynasty.
    (王红谊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上册,红旗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P108-109)

  • 北宋王居正《纺车图》

    类别: 浏览数: 268

    文物馆藏(位置):故宫博物院

    摘要:  王居正,生卒年未详,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该图设色绢本,表现了农村妇女纺纱的情景。布局巧妙,构思生动、细腻真实。现藏故宫博物院。
      The painting on Spinning Wheel made by Wang Juzheng of North Song Dynasty.There is the version of the colorful silk.It shows the situation of the spinning of the countryside women,the layout is ingenious and the details are vivid.Now it is collected in the Palace Museum.We don't know the accurate years of birth and death of Wang Juzheng.He came from Yongji of Shanxi Province.
    (王红谊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上册,红旗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P108)

  • 南宋佚名《耕织图》

    类别: 浏览数: 61

    摘要:  立轴,设色绢本,画卷上部为耕种,画卷下部为纺织。作者亦有他说。
      The painting on Fainting and Weaving,made by an unknown person in South Song Dynasty.The upper part of the painting is farming,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painting is weaving.This painting might be painted by other person.
    (王红谊主编《中国古代耕织图》上册,红旗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P103)

  • 采桑丝帛画像砖·开箱图

    类别: 浏览数: 60

    文物馆藏(位置):高台县博物馆藏(2060)

    摘要:  两汉、魏晋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宗教的传播等,河西走廊一带极其推崇厚葬。[1] 自 1944 年发现第一座壁画墓开始,河西地区陆陆续续发现了不少壁画墓,主要集中在敦煌、瓜州、嘉峪关、高台、民乐、永昌等地,分布于东起武威西至敦煌的广大区域内。[2] 高台县境内截至 2008 年共发现魏晋时期的壁画墓 16 座,大部分集中在骆驼城古城墓群和许三湾古城遗 址墓群。嘉峪关截至 2008 年发现的壁画墓共有 9 座,主要分布在新城墓群。[3] 壁画绘于照墙及墓室墓壁上,在墓壁砌成后绘画。内容大多取自社会现实生活,题材有农桑、牲畜、酿造、出行、宴乐、狩猎、庖厨、兵屯、穹庐、建筑装饰、生活用具等,通俗易懂。其中更是出土了很多丝绸内容的画像砖。这说明当时采桑养蚕、纺纱制丝等工艺已随着河西的进一步开发,被人们普遍掌握。 由于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历史史籍记载较少,壁画墓成为认识这一时期河西地区社会生活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丰富的蚕桑丝织生活场景说明当时的河西不仅仅是中西丝绸贸易的运输地,也是丝绸的生产地。 此组画像砖图像写实,从采桑养蚕、缫丝织布、与服饰相关的日常生活场景方面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蚕桑丝织的兴盛以及丝绸之路在传播与交流蚕桑丝织文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六砖右侧为一女子,跪坐于地,一手打开左侧的箱盖,一手从箱中拿取衣物。箱子表面施墨,上面画有白色的横线,在黑色的部分上画有朱色的图案。箱子展开的高度与坐着的人物高度大致相同,长大约是高的 2 倍。(陆芳芳)
    [1] 李金梅,2012,第 128 页。
    [2] 郭永利,2008,第 1 页。
    [3] 郭永利,2008,第 4 页。
    [4] 郭永利,2007,第 60—67 页。
    (赵丰主编《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

  • 采桑丝帛画像砖·剪布图

    类别: 浏览数: 38

    文物馆藏(位置):高台县博物馆藏(2077)

    摘要:  两汉、魏晋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宗教的传播等,河西走廊一带极其推崇厚葬。[1] 自 1944 年发现第一座壁画墓开始,河西地区陆陆续续发现了不少壁画墓,主要集中在敦煌、瓜州、嘉峪关、高台、民乐、永昌等地,分布于东起武威西至敦煌的广大区域内。[2] 高台县境内截至 2008 年共发现魏晋时期的壁画墓 16 座,大部分集中在骆驼城古城墓群和许三湾古城遗 址墓群。嘉峪关截至 2008 年发现的壁画墓共有 9 座,主要分布在新城墓群。[3] 壁画绘于照墙及墓室墓壁上,在墓壁砌成后绘画。内容大多取自社会现实生活,题材有农桑、牲畜、酿造、出行、宴乐、狩猎、庖厨、兵屯、穹庐、建筑装饰、生活用具等,通俗易懂。其中更是出土了很多丝绸内容的画像砖。这说明当时采桑养蚕、纺纱制丝等工艺已随着河西的进一步开发,被人们普遍掌握。 由于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历史史籍记载较少,壁画墓成为认识这一时期河西地区社会生活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丰富的蚕桑丝织生活场景说明当时的河西不仅仅是中西丝绸贸易的运输地,也是丝绸的生产地。 此组画像砖图像写实,从采桑养蚕、缫丝织布、与服饰相关的日常生活场景方面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蚕桑丝织的兴盛以及丝绸之路在传播与交流蚕桑丝织文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五砖边缘黑红两色绘屋檐,下绘跪坐二女用手共扯一织物,织物下方置篮奁。左边女子右手持一长剪,似正准备剪布。(陆芳芳)
    [1] 李金梅,2012,第 128 页。
    [2] 郭永利,2008,第 1 页。
    [3] 郭永利,2008,第 4 页。
    [4] 郭永利,2007,第 60—67 页。
    (《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

  • 采桑丝帛画像砖·晾衣图

    类别: 浏览数: 48

    文物馆藏(位置):高台县博物馆藏(747)

    摘要:  两汉、魏晋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宗教的传播等,河西走廊一带极其推崇厚葬。[1] 自 1944 年发现第一座壁画墓开始,河西地区陆陆续续发现了不少壁画墓,主要集中在敦煌、瓜州、嘉峪关、高台、民乐、永昌等地,分布于东起武威西至敦煌的广大区域内。[2] 高台县境内截至 2008 年共发现魏晋时期的壁画墓 16 座,大部分集中在骆驼城古城墓群和许三湾古城遗 址墓群。嘉峪关截至 2008 年发现的壁画墓共有 9 座,主要分布在新城墓群。[3] 壁画绘于照墙及墓室墓壁上,在墓壁砌成后绘画。内容大多取自社会现实生活,题材有农桑、牲畜、酿造、出行、宴乐、狩猎、庖厨、兵屯、穹庐、建筑装饰、生活用具等,通俗易懂。其中更是出土了很多丝绸内容的画像砖。这说明当时采桑养蚕、纺纱制丝等工艺已随着河西的进一步开发,被人们普遍掌握。 由于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历史史籍记载较少,壁画墓成为认识这一时期河西地区社会生活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丰富的蚕桑丝织生活场景说明当时的河西不仅仅是中西丝绸贸易的运输地,也是丝绸的生产地。 此组画像砖图像写实,从采桑养蚕、缫丝织布、与服饰相关的日常生活场景方面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蚕桑丝织的兴盛以及丝绸之路在传播与交流蚕桑丝织文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四砖绘制一长方形晾衣架,上方玄色漆架上晾有长袍等四件衣物,摆放随意。衣架底部似为箱形座,以墨线勾勒出菱形图案,饰以朱色、灰色、白色几何形纹样。砖面两边绘红黑粗线条。陆芳芳)
    [1] 李金梅,2012,第 128 页。
    [2] 郭永利,2008,第 1 页。
    [3] 郭永利,2008,第 4 页。
    [4] 郭永利,2007,第 60—67 页。
    (《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

  • 采桑丝帛画像砖·绢帛图

    类别: 浏览数: 113

    文物馆藏(位置):高台县博物馆藏(2029)

    摘要:  两汉、魏晋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宗教的传播等,河西走廊一带极其推崇厚葬。[1] 自 1944 年发现第一座壁画墓开始,河西地区陆陆续续发现了不少壁画墓,主要集中在敦煌、瓜州、嘉峪关、高台、民乐、永昌等地,分布于东起武威西至敦煌的广大区域内。[2] 高台县境内截至 2008 年共发现魏晋时期的壁画墓 16 座,大部分集中在骆驼城古城墓群和许三湾古城遗 址墓群。嘉峪关截至 2008 年发现的壁画墓共有 9 座,主要分布在新城墓群。[3] 壁画绘于照墙及墓室墓壁上,在墓壁砌成后绘画。内容大多取自社会现实生活,题材有农桑、牲畜、酿造、出行、宴乐、狩猎、庖厨、兵屯、穹庐、建筑装饰、生活用具等,通俗易懂。其中更是出土了很多丝绸内容的画像砖。这说明当时采桑养蚕、纺纱制丝等工艺已随着河西的进一步开发,被人们普遍掌握。 由于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历史史籍记载较少,壁画墓成为认识这一时期河西地区社会生活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丰富的蚕桑丝织生活场景说明当时的河西不仅仅是中西丝绸贸易的运输地,也是丝绸的生产地。 此组画像砖图像写实,从采桑养蚕、缫丝织布、与服饰相关的日常生活场景方面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蚕桑丝织的兴盛以及丝绸之路在传播与交流蚕桑丝织文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三砖左右各绘数卷绢帛,用墨线勾勒,着以红色、淡墨色,以线绑扎竖立。中间画有一高脚盘,上面满置蚕茧。说明当时河西不仅遍植桑树,且缫丝业也有了相当的规模,这就使得“丝绸之路”更加名副其实。(陆芳芳)
    [1] 李金梅,2012,第 128 页。
    [2] 郭永利,2008,第 1 页。
    [3] 郭永利,2008,第 4 页。
    [4] 郭永利,2007,第 60—67 页。
    (《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

  • 采桑丝帛画像砖·采帛机丝束图

    类别: 浏览数: 55

    文物馆藏(位置):高台县博物馆藏(794)

    摘要:  两汉、魏晋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宗教的传播等,河西走廊一带极其推崇厚葬。[1] 自 1944 年发现第一座壁画墓开始,河西地区陆陆续续发现了不少壁画墓,主要集中在敦煌、瓜州、嘉峪关、高台、民乐、永昌等地,分布于东起武威西至敦煌的广大区域内。[2] 高台县境内截至 2008 年共发现魏晋时期的壁画墓 16 座,大部分集中在骆驼城古城墓群和许三湾古城遗 址墓群。嘉峪关截至 2008 年发现的壁画墓共有 9 座,主要分布在新城墓群。[3] 壁画绘于照墙及墓室墓壁上,在墓壁砌成后绘画。内容大多取自社会现实生活,题材有农桑、牲畜、酿造、出行、宴乐、狩猎、庖厨、兵屯、穹庐、建筑装饰、生活用具等,通俗易懂。其中更是出土了很多丝绸内容的画像砖。这说明当时采桑养蚕、纺纱制丝等工艺已随着河西的进一步开发,被人们普遍掌握。 由于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历史史籍记载较少,壁画墓成为认识这一时期河西地区社会生活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丰富的蚕桑丝织生活场景说明当时的河西不仅仅是中西丝绸贸易的运输地,也是丝绸的生产地。 此组画像砖图像写实,从采桑养蚕、缫丝织布、与服饰相关的日常生活场景方面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蚕桑丝织的兴盛以及丝绸之路在传播与交流蚕桑丝织文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二砖以白粉施底,砖面上以较粗的红线简略地绘出一张曲腿四足长几,几上方用墨线勾勒出八个圆形涡状图案,其中四个施红,两个施淡墨。画面左下方墨书两行题款“采帛”“机”。“采”即“彩”,“机”即“几”,“采帛”即“彩帛”,意为几上放着彩色束帛。[4] 画面所表现的是一组不同色彩的丝帛卷放置于长几上的情景。(陆芳芳)
    [1] 李金梅,2012,第 128 页。
    [2] 郭永利,2008,第 1 页。
    [3] 郭永利,2008,第 4 页。
    [4] 郭永利,2007,第 60—67 页。
    (《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

  • 采桑丝帛画像砖·采桑图

    类别: 浏览数: 107

    文物馆藏(位置):高台县博物馆藏(2038)

    摘要:  两汉、魏晋以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宗教的传播等,河西走廊一带极其推崇厚葬。[1] 自 1944 年发现第一座壁画墓开始,河西地区陆陆续续发现了不少壁画墓,主要集中在敦煌、瓜州、嘉峪关、高台、民乐、永昌等地,分布于东起武威西至敦煌的广大区域内。[2] 高台县境内截至 2008 年共发现魏晋时期的壁画墓 16 座,大部分集中在骆驼城古城墓群和许三湾古城遗 址墓群。嘉峪关截至 2008 年发现的壁画墓共有 9 座,主要分布在新城墓群。[3] 壁画绘于照墙及墓室墓壁上,在墓壁砌成后绘画。内容大多取自社会现实生活,题材有农桑、牲畜、酿造、出行、宴乐、狩猎、庖厨、兵屯、穹庐、建筑装饰、生活用具等,通俗易懂。其中更是出土了很多丝绸内容的画像砖。这说明当时采桑养蚕、纺纱制丝等工艺已随着河西的进一步开发,被人们普遍掌握。 由于魏晋十六国时期的河西历史史籍记载较少,壁画墓成为认识这一时期河西地区社会生活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丰富的蚕桑丝织生活场景说明当时的河西不仅仅是中西丝绸贸易的运输地,也是丝绸的生产地。 此组画像砖图像写实,从采桑养蚕、缫丝织布、与服饰相关的日常生活场景方面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蚕桑丝织的兴盛以及丝绸之路在传播与交流蚕桑丝织文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一砖左右两边各绘一男子单手作采摘状,桑树枝叶茂密。说明魏晋时期蚕桑活动在高台地区较为普遍。(陆芳芳)
    [1] 李金梅,2012,第 128 页。
    [2] 郭永利,2008,第 1 页。
    [3] 郭永利,2008,第 4 页。
    [4] 郭永利,2007,第 60—67 页。 (《丝路之绸:起源、传播与交流》)

  • 南宋赵伯驹《江山秋色图》:云鹤纹绫

    类别: 浏览数: 88

    文物馆藏(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摘要:  《江山秋色图》卷为宋代书画作品,织物纹样取自手卷隔水部位,手卷天头与此隔水纹样相同,色彩及织物使用方向不同。纹样以飞鹤为主题,表现较为图案化。图案两排一循环, 一排为头朝下飞的鹤,一排为头朝上飞的鹤,飞鹤颈部较长, 尾部有散羽,两足不长。流云纹以粗细线条表现,具有一定的立体感,填饰在飞鹤纹周围。
    【顾春华著《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装裱锦绫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 元张雨《行书台仙阁记》:云龙纹绫

    类别: 浏览数: 43

    文物馆藏(位置):上海博物馆藏

    摘要:《行书台仙阁记》卷为元代书画作品,织物纹样取自手卷隔水部位。纹样以龙纹为主题,构图较为松散,花纹两排一循环,一排为升龙,一排为降龙,上下交错排列。龙纹身躯线条不连贯,龙鳞由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几何形表现。不规则朵云纹填饰在龙纹周围,朵云纹造型不一,有的为二合如意云头,有的为单个如意云头,有的为“S”形。【顾春华著《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装裱锦绫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 五代卫贤《高士图》:云凤鸟纹绫

    类别: 浏览数: 146

    文物馆藏(位置):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摘要:《高士图》卷为五代书画作品,虽为立幅,但装裱成手卷形式,是北宋内府“宣和装”,织物纹样取自手卷天头部位。纹样由飞凤、鸟纹及流云纹构成,花纹两排一循环,其中两排飞凤造型相似,一排向前飞,一排向后飞,飞凤尾羽不长,身躯表现不像其他飞凤纹多表现为梭形,形态刻画较为图案化。四只不同飞向的鸟纹分成两排填饰于上下两排凤纹之间,鸟纹表现抽象,图案化强。涡纹状的云纹造型不一,根据主题纹样周围空间,以不同的形态填饰在其周围,有的云纹单元相对较大,呈流云纹形式,有的云纹单元较小。【顾春华著《中国古代丝绸设计素材图系·装裱锦绫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第1版】

260条 < 1 2 3 4 5 6 7 8 9 10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