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忘记密码| 注册
  • 清《双美图》:卍字皮球花

    类别: 浏览数: 121

    文物馆藏(位置):日本海杜美术馆藏

    摘要:此图为清中期苏州版画,套版彩绘。画中绘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两位美女站在门口逗弄一只小狮子狗,悠闲宁静与华丽富贵合而为一,而门框上挂着华丽的门帘,身后是造型新颖的西洋建筑,美女身上的衣纹有阴影表现,显示出清代乾隆时期苏州版画的典型特征。此纹样位于门帘上,以卍字纹为地,上有两两相依的皮球花,其中一皮球花为莲花纹样;风格典雅优美。【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日本藏品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

  • 清《婴戏图》:缠枝莲菊

    类别: 浏览数: 35

    文物馆藏(位置):日本收藏

    摘要:此图为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婴戏图,图中三童子正在室内地上嬉戏,一童子手持代表富贵的牡丹,一童子背对观众伸手欲取,一童子在旁观看。纹样选自背对观众孩童所穿之背心,为缠枝莲菊纹样,黑色地上呈现灰蓝色花纹,加上卷曲的叶和枝蔓,构成满地铺展的四方连续纹样。【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日本藏品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

  • 清《关羽图》:缠枝梅花

    类别: 浏览数: 78

    文物馆藏(位置):日本私人收藏

    摘要:此为清中期苏州地区的版画,收藏于日本。图中三人,中为关羽,两旁侍立持刀的为周仓和关平,套版技术非常精细。纹样取自关平身上的袍服,浅粉地上是一朵朵正面的梅花,用缠枝连接,形成四方连续纹样,有一点流水落花的构图意境。【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桃花坞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

  • 清《刺绣闺门画》:折枝梅花

    类别: 浏览数: 41

    文物馆藏(位置):上海历史博物馆藏

    摘要:上海小校场年画是晚清时期苏州桃花坞画店为躲避战乱迁到上海而发展起来的,除继承桃花坞的传统风格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这幅画描绘的是江南女性普遍的刺绣场景。一女子在绣架前细心绣花,另两位女子带着童子前来观看,画面洋溢着闺门之乐。纹样取自刺绣女子的上衣,为浅绿底子上褐色表现的折枝梅花纹样。【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

  • 清《八仙图》张果老:竹叶团寿

    类别: 浏览数: 39

    文物馆藏(位置):谷风堂藏

    摘要:上海小校场年画是继苏州桃花坞年画之后在上海发展起来的。本图彩色套印,画面描绘了八仙于青山绿水间闲游之景。纹样位于骑驴老者(张果老)所穿的上衣,以灰绿色为地,主题为竹叶与团寿字纹样的组合,团寿字为蓝绿色,竹叶为墨绿色。可能是绘图的关系,纹样较醒目。【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

  • 清《花开富贵图》:墩兰

    类别: 浏览数: 43

    文物馆藏(位置):上海图书馆藏

    摘要:此图为清末上海小校场彩色套印年画。画面上为两妇两童站立,一童手中捧一盆牡丹,一童作伸手向花状,人物衣服上均有丰富的纹样,题词为“花开富贵”。纹样取自伸手要花儿童的外套,为粉色地上硕大的兰花纹样。此兰花画出根部,有花和叶,朝向不一,应为清代流行的墩兰纹样。纹样四方连续,清地排列。【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

  • 清《竹报平安图》:团寿纹

    类别: 浏览数: 43

    文物馆藏(位置):上海图书馆藏

    摘要:此图为清末上海小校场彩色套印年画。图中绘有两妇两童,一妇手中抱小儿,一妇站立,一小童手捧花瓶,瓶中插万年青,题词为“竹报平安”。纹样取自站立妇女的外衣,为蓝色底色上清地排列硕大的团寿纹样,此为清代常用图案。【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

  • 清《琵琶有情闺门画》:折枝菊花

    类别: 浏览数: 45

    文物馆藏(位置):上海历史博物馆藏

    摘要:此图为清末上海小校场彩色套印年画。此为传统戏曲《琵琶有情》中一场景。一女怀抱琵琶弹唱,一女手抱宠物狗站立,一女坐在椅子上,三位儿童环绕其间。纹样选自抱狗站立的女子上衣,为清代流行的清地大折枝菊花纹样,蓝绿色为地,褐色描绘菊花,单色绘制,并经过简化处理。【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

  • 清《琵琶有情闺门画》:佛手寿桃

    类别: 浏览数: 40

    文物馆藏(位置):上海历史博物馆藏

    摘要:此图为清末上海小校场彩色套印年画。此为前述传统戏曲《琵琶有情》中一场景。纹样选自抱琵琶弹唱的女子上衣,为清代流行的清地折枝寿桃纹样,粉红色为地,褐色描绘带桃树枝与佛手,寓意长寿多福,单色绘制,并经过简化处理。【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上海小校场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

  • 清《吉寿如意图》:清地菊花

    类别: 浏览数: 34

    文物馆藏(位置):日本海杜美术馆藏

    摘要:此为清末天津杨柳青年画。画面似为庆祝男孩周岁的吉祥图。四小童手中分别持磐、戟、如意和团扇,连同母亲头上插的菊花,合在一起表示吉庆如意、团圆长寿。纹样取自举戟儿童的外衣,纹样单元为变形菊花纹样,仅为浅灰地上墨色勾勒纹样轮廓;四方连续,清地排列。【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日本藏品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

  • 清《麻姑图》:水波团花

    类别: 浏览数: 55

    文物馆藏(位置):俄罗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

    摘要:此图为墨版套色敷彩的清代杨柳青年画《麻姑图》,绘麻姑着清代汉女衣裙,鬓上插花,戴云肩,手持灵芝,灵芝中幻化出一束花。纹样取自女子的上衣,为深灰地上黑色表现纹样,底纹为流水纹,其上点缀两种不同的团花,相间排列。【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集成·俄罗斯藏品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

  • 清《福禄寿喜图》:蝙蝠捧寿

    类别: 浏览数: 41

    文物馆藏(位置):私人收藏

    摘要:此图为传统的四川绵竹年画,画面上代表寿、禄、福的三位男神聚集在一处,构图作三角形。其中寿神拄杖,禄神持笏板,福神抱两男童,中间还有一只寓意吉祥的鹿(禄)。纹样取自寿神的上衣,为蝙蝠与团寿的组合,清地排列。这是清代至民国流行的织物纹样,代表福寿两全。【胡光葵.中国传统绵竹年画精选.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2.】

  • 清《福禄寿喜图》:团寿纹

    类别: 浏览数: 66

    文物馆藏(位置):私人收藏

    摘要:此图为前述四川绵竹年画《福禄寿喜图》,纹样位于寿星所穿的裙裳,以土黄色为地,用较深的褐色表现团寿纹样。其中的寿字做了精彩的字体设计。寿字纹样是我国传统的吉祥纹样,明清时期尤其普遍。纹样四方连续,清地排列。【胡光葵.中国传统绵竹年画精选.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2.】

  • 清《福禄寿喜图》:蝙蝠寿字

    类别: 浏览数: 235

    文物馆藏(位置):私人收藏

    摘要:此图为四川绵竹年画《福禄寿喜图》,画面人物众多,除了福、禄、寿三星外,还有两位女子和三位儿童,其中两位儿童稍长,一起托着一位幼童。纹样位于站在儿童身后的寿星所穿的围腰,为传统的蝙蝠环绕寿字的题材,意即长寿多福,只是寿字和蝙蝠均做了变形处理。纹样以橘黄色为地,黄灰色表现纹样,配色单纯,花地分明。【胡光葵.中国传统绵竹年画精选.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2.】

  • 清《福禄寿喜图》:云纹瑞花

    类别: 浏览数: 46

    文物馆藏(位置):私人收藏

    摘要:此图即前述四川绵竹年画《福禄寿喜图》,纹样位于图中一位黑衣儿童所穿的裤子,为粉色地上浅粉色显花。纹样以盛开的花卉正面为中心,外环一圈卷曲的“云纹”,构成不太明显的龟背骨架,十分优雅。纹样四方连续,满地排列。【胡光葵.中国传统绵竹年画精选.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2.】

  • 清戏剧图谱“王大娘”:云纹兰花

    类别: 浏览数: 54

    文物馆藏(位置):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摘要:此图为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清代戏剧人物图谱中的一幅,为戏剧人物“王大娘”扮相。纹样取自王大娘上衣,图中可见纹样以兰花为主题,以白色和绿色为主色调,底纹为简化的祥云纹。纹样排列较随机,但应为四方连续。【资料来源: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官网。】

  • 清戏剧图谱“化身”:云纹玉兰

    类别: 浏览数: 64

    文物馆藏(位置):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摘要:此图为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清代戏剧人物图谱中的一幅,为某剧中的“化身”扮相,纹样取自人物的上衣,蓝色背景的云纹为地,点缀白色玉兰花;四方连续,清地排列。纹样风格较写实,花地分明,风格清新自然。【资料来源: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官网。】

  • 清《胭脂虎》之“周夫人”:吉祥花果

    类别: 浏览数: 42

    文物馆藏(位置):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摘要:此图为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清代戏剧人物图谱中的一幅,为其中一出《胭脂虎》中之“周夫人”扮相,纹样取自周夫人袍服,图中可见梅花、兰花、菊花和寿桃,是从四君子(梅兰竹菊)和具有吉祥意义的花果题材中选取符合人物特征的纹样绘制的。纹样土黄色为地,白色线描显花,排列有点随机,但应为四方连续。【资料来源: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官网。】

  • 唐《胡服美人图》:宝相花

    类别: 浏览数: 124

    文物馆藏(位置):日本私人收藏

    摘要:在所有的古代图像中,以肖像画的纹样真实性最高。唐代的仕女图,描绘纹样均十分精美。如出土于新疆阿斯塔那唐墓的屏风画残片《胡服美人图》,图中仕女穿大红地上宝相花纹样的翻领胡袍;而对比文献记载,唐代胡服盛行,女子以胡服为时髦;对照出土实物,则红色为地的宝相花正是盛唐时期的流行纹样。尽管纹样的细节与出土实物不可能完全吻合,但这幅红地宝相花纹样具有相当的真实性,是唐代女子服饰时尚的真实反映。 …… 《胡服美人图》绢画,应为唐代屏风画的残片,由日本大谷探险队在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发掘所得。根据同出的文书记载,年代在公元704年左右。画中人物为舞伎,面颊丰腴,神态端庄,额描花钿,梳双丫高髻,穿翻领胡服锦袍,花团锦簇。纹样取自舞伎袍服的翻领与袖口,为唐代流行的宝相花纹样。纹样花型饱满,色彩鲜艳,华贵大方,是典型的唐代装饰风格。
    【袁宣萍主编《中国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图像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
    【图:樊波《中国画艺术专史· 人物卷》,(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 唐《伏羲女娲图》:联珠团花

    类别: 浏览数: 48

    文物馆藏(位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

    摘要:此图1967 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图中伏羲、女娲人首蛇身,蛇身作相交状。两人以手搭肩相依,一人执规,一人执矩,均身着狭袖对襟襦裙。纹样选自女娲伏羲所穿上襦,为联珠团花纹样,以赭石色为底,黄色圆点为中心作简易团花,外围环绕一圈白色联珠纹。纹样四方连续,满地排列。
    【袁宣萍主编《中国丝绸设计素材图系:图像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第1版。】
    【图: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中国绘画全集(第1):战国—唐》,(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260条 < 1..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